扫黑担使命 白发映丹心 记焦作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有组织犯罪侦查大队副大队长陈志昆 平安焦作网讯 陈志昆很帅气。一米七五的个头,硬朗的眉毛,灵性的双眸,白皙的皮肤,加上一身浅蓝色的警服,干净利索、干练英武。能显示他41岁年龄的,是两鬓和头顶连成片的白发。“现在都不敢留长一点的头发,不然白头发更多。”陈志昆下意识地摸了一下头发。 2006年,焦作市公安局成立“打黑队”,在基层刑警队工作四年的陈志坤被调整充实到这支新队伍里,参与侦破了武陟县张某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案,这是焦作市第一起被以该罪名宣判的涉黑案。陈志昆在打击黑恶犯罪这个新领域里学到了更多的专业知识和办案经验,磨练出了迎难而上、敢于担当、心如利剑的刑警本色。 2008年,陈志昆离开“打黑队”,先后在侵财、命案等案件侦查以及刑侦信息化建设等岗位上历练。不断积累的综合能力,为他以后指挥侦破黑恶势力犯罪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3年,陈志昆被任命为焦作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有组织犯罪侦查大队副大队长。从当年打击黑恶势力犯罪战线的一名新兵,陈志昆八年磨剑,一朝出鞘,成为“扫黑除恶”战线上的一名优秀战斗员,承担起全市涉黑恶势力犯罪侦破和指导督办的重任。 “这些年,黑恶势力犯罪出现了新特征、新变化,组织形式更加复杂和严密。为期三年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站在新高度上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这些都是我们在具体工作中面临的新挑战。”陈志昆对自己要面对的严峻斗争形势头脑清醒。 
陈志昆(右)和队友在研判案情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始后,全市涉黑举报线索纷至沓来。陈志昆抱着“首战必胜”的信念,认真细致地核查每一条线索,将群众反映强烈、指向较为明确的沁阳市张某军为首的犯罪团伙纳入视野。2018年2月23日,陈志昆参与沁阳公安展开的行动,成功将张某军等主要团伙成员抓获归案,打响了焦作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第一枪”。犯罪嫌疑人归案后,作为案件侦办主要参与者,陈志坤不仅参与精心制定工作方案,而且参加审讯和取证工作,一举突破该团伙一骨干分子心理防线,使其供述了40多起违法犯罪活动,为该案涉黑定性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极大地鼓舞了专案组参战干警的士气和信心。 侦破修武县史某涉黑案时,专案组遇到困难,侦破工作陷入停滞。陈志昆临危受命,迎难而上,在对案件进行科学研判后,指挥专案组及时调整侦查方向,仅用一个多月就破获40多起案件,准确认定该案符合黑恶犯罪的“四个特征”,“扫黑除恶”再添成果。该案入选2018年度全省5起“扫黑除恶”精品案件之一。 从2018年开始,陈志昆个人出现两个变化,一是不会抽烟的他开始抽烟,越抽越凶;二是开始长白头发,越长越多。同时,他交出的“扫黑除恶”成绩单越来越好,越来越厚:孟州市谢某恶势力犯罪团伙案、武陟县孔某涉黑案、沁阳市李某涉黑案......三年来,焦作市侦办的每一起涉黑恶势力犯罪,陈志昆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前期研判,他的意见成为案件定性关键;个案突破,他的指导明确侦破方向;调查取证,他的决心让群众有了信心;抓捕收网,他的部署让战友士气高涨;提审讯问,他的意志让嫌疑人溃不成军。面对“攻守联盟”,他巧妙周旋果断出击;面对威胁恐吓,他挺身而出强力回应。 2019年夏天,在侦破任务最繁重的时候,他每天驱车一、二百里,辗转各县(市、区)专案组,在各个案情分析中不断切换大脑,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没有歇过一整天,当年侦办涉黑案件数、认定涉黑成员数、破案数、查处涉黑资产创下焦作市的历史新高。沁阳张某军涉黑案被评为2019年度全省6起精品案件之一,受到省市表彰。 2020年,陈志昆以“深挖攻坚百日行动”为契机,出动出击,精准研判出多起黑恶犯罪线索,组织全市扫黑部门开展了打击涉互联网新型黑恶犯罪行动,深挖出一批潜藏蛰伏的黑恶团伙,攻克了一批大案要案,带动了全市打击黑恶犯罪的新高潮,为“扫黑除恶收官年”再添佳绩。 陈志昆勤学善思、钻研业务,善于总结工作经验。他提出并完善的“扫黑除恶三大侦查技战法”被评为2018年省公安厅优秀技战法,撰写的“扫黑除恶信息化实战应用”科研课题论文通过了省政法委、省社科联专家验收。 “中央决定从明年开始,扫黑除恶将转入机制化常态化开展,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家里老人是没有过多时间陪伴照顾了,忠孝之间,我只能选择对党和人民的忠诚。能给父母的,是他们的儿子守护了老百姓静好生活这样一份骄傲。”陈志昆说。(马国良) |